人物
时段
朝代
诗文库
百字令 其二 孙纪堂同年衣冠大像四阕 清 · 何绍基
 押词韵第十部 出处:东洲草堂诗馀
苍茫水国,有翩然飞集,鸥閒鹤野
跌宕同年三退叟(谓余两人及彭雪嵋。),踏遍画船吟榭。
十里明湖,四围古,万苇多于稼。
秋来秋去,时光无术堪把。

正好绣上色丝,图成团扇,补旗亭佳话。
何苦代儿孙设想,想到棋枯镫灺。
表圣邠卿,一般作达,难得痴心化。
强邀题咏,任涂坏君休诧。
张亨泉宴鹿鸣 宋末元初 · 吴泳
七言律诗 押东韵
平生湖海独元龙,门作丹梯倚太空。
还我蛾眉千顷月,借渠羊角一帆风。
文随脚迹机难活,学到源头理自通。
何代不生田表圣,诸君切在敏前功。
文衡山小帧钱谷周天球王稚登张凤翼献翼文嘉、肇祉题。)庚申 清 · 翁方纲
 押词韵第十七部 出处:复初斋诗集卷五十四
精能纤豪末,溟涨叹笔力。
吴下粗文语,沉思乃造极。
剑池石湖间,烟翠收咫尺。
诗在小茆斋,横云点空碧。
混茫气所摄,留绢与题客
诸子后先游,相望并耆硕。
周郎独书年,回首感今昔(题者数人,年皆耆耋,而周公瑕独书己卯九月补题,时公瑕年六十六矣。)
鹅群与棐几,陈迹来接席。
浑厚兼秀润叔宝得文画之浑厚,士贞得文画之秀润。),天然非两格。
双桐玉磬声,月印水云白。
昭宗谥号议 五代 · 苏楷
 出处:全唐文卷八百三十九
帝王御宇。由理乱以审污隆。
宗祀配天。资谥号以定升降
故臣下君上。皆不得而私也。
伏以陛下顺考古道。昭彰至公。
既当不讳之朝。宁阻上言之路。
伏以昭宗皇帝睿哲居尊。恭俭垂化。
其于善美。孰敢蔽亏。
然而否运莫兴。至理犹郁。
遂致四方多事。万乘频迁。
始则阉竖猖狂。受幽辱于东内。
终则嫔嫱悖乱。罹夭阏于中闱。
其于易名。宜循考行。
有司先定尊谥曰圣穆景文孝皇帝庙号昭宗
敢言溢美。似异直书。
按后汉和帝安帝顺帝。缘非功德。
遂改宗称。以允臣下之请。
今郊禋有日。祫祭惟时。
将期允惬列圣之心。更下详议新庙之称。
庶使叶先朝罪己之德。表圣主无私之明。
田表圣奏议叙1086年 北宋 · 苏轼
 出处:全宋文卷一九三一、《苏文忠公全集》卷一○、《咸平集》卷首、《皇朝文鉴》卷八九、《国朝二百家名贤文粹》卷一四九、《舆地纪胜》卷一四六、《文献通考·经籍考》卷六一、《文编》卷五二、《文章辨体汇选》卷三一一、《文翰类选大成》卷一一六、嘉靖《洪雅县志》卷五、《古今图书集成》文学典卷一五六、《宋元学案补遗》卷六、同治《嘉定府志》卷四三 创作地点:河南省开封市
谏议大夫司徒田公表圣奏议十篇。
呜呼,田公,古之遣直也。
其尽言不讳,盖自敌以下受之有不能堪者,而况于人主乎。
吾是以知二宗之圣也。
太平兴国以来,至于咸平,可谓天下大治,千载一时矣。
田公之言,常若有不测之忧近在朝夕者,何哉?
古之君子,必忧治世而危明主。
明主有绝人之资,而治世无可畏之防。
夫有绝人之资,必轻其臣;
无可畏之防,必易其民。
此君子之所甚惧也。
方汉文时,刑措不用,兵革不试,而贾谊之言曰:「天下有可长太息者,有可流涕者,有可痛哭者」。
后世不以是少汉文,亦不以是甚贾谊
由此观之,君子之遇治世而事明主,法当如是也。
虽不遇,而其所言略已施行,不幸早世,功烈不著于时。
尝建言,使诸侯王子孙各以次受分地,文帝未及用,历孝景武帝,而主父偃举行之,汉室以安。
今公之言,十未用五六也,安知来世不有若偃者举而行之欤。
愿广其书于世,必有与公合者,此亦忠臣孝子之志也。
黄子思诗集后1087年 北宋 · 苏轼
 出处:全宋文卷一九三六、《苏文忠公全集》卷六七、《河东集》附录、《皇朝文鉴》卷一三一、《国朝二百家名贤文粹》卷一九六、《文编》卷四○、《文章辨体汇选》卷三七三、《名世文宗》卷二八、《历代名贤确论》卷九八、《古今图书集成》文学典卷一九八 创作地点:河南省开封市
予尝论书,以谓钟、王之迹,萧散简远,妙在笔画之外。
至唐颜、柳,始集古今笔法而尽发之,极书之变,天下翕然以为宗师,而钟、王之法益微。
至于诗亦然。
苏、李之天成,曹、刘之自得,陶、谢之超然,盖亦至矣。
李太白、杜子美以英玮绝世之姿,凌跨百代,古今诗人尽废,然魏、晋以来高风绝尘,亦少衰矣。
李、杜之后,诗人继作,虽间有远韵,而才不逮意,独韦应物、柳宗元发纤秾于简古,寄至味于澹泊,非馀子所及也。
唐末司空图崎岖兵乱之间,而诗文高雅,犹有承平之遗风。
其论诗曰:「止于酸,盐止于咸。
饮食不可无盐,而其美常在咸、酸之外」。
盖自列其诗之有得于文字之表者二十四韵,恨当时不识其妙。
予三复其言而悲之。
黄子思庆历皇祐间号能文者
予尝闻前辈诵其诗,每得佳句妙语,反复数四,乃识其所谓,信乎表圣之言,美在咸酸之外,可以一唱而三叹也。
予既与其子几道、其孙师是游,得窥其家集,而子思笃行高志,为吏有异材,见于墓志详矣,予不复论,独评其诗如此。
其九 唐末宋初 · 宋白
 押尤韵
玉津县里三年闷,金粟山前九月(贻田表圣
田表圣出知陈州 北宋初 · 郭忠恕
七言律诗 押覃韵
客里暌离已不堪,何当出守正移骖。
孔融在汉人应惮,善感鸣唐罪自甘。
义重不嫌身死万,忧深宁忍口缄三。
陈州亦是天朝地,好为疮痍雨露覃(以上元陈世隆《宋诗拾遗》卷一)
冰井寺次韵 其一 明 · 陈鉴
七言律诗 押尤韵 出处:粤西诗载卷十九
胜地逢人自胜游,不须瀛海日三丘。
宛延旌旆云间度,绮叠烟花槛外收。
抗疏欲焚田锡草,敲诗更上仲宣
临风多少歌休助,霖雨还期传作舟。
田锡上疏玺书太平兴国六年九月甲辰 北宋 · 宋太宗
 出处:全宋文卷六五、《宋大诏令集》卷一八七、《续资治通鉴长编》卷二二、田锡《咸平集》附《先君赠工部郎中墓碣》
田锡所上书言事,陈古讽今,有犯无隐。
居言责之地,不为从谀;
争臣之风,深所嘉尚
然邦国之事,朕虑之甚熟,至于兴师伐叛,庀徒授役,皆有理而为之,且非无名之举也。
顷以交阯一境,篡夺相继,广南转运有状奏闻,言其主帅之家,枉被贼臣所害。
乱靡有定,民将畴依?
朕以其累朝以来,修贡不绝,为人上者,忍不救之?
爰命偏师,往安彼俗,既不贪土地,又寻罢干戈。
且如京师闲田,地势洼下,不可树艺,但为污潴,因而凿池,以停水潦,且陈戈船战舰,春夏讲习水战,用威四裔,宸居有壮丽之称,都人得行乐之所。
执畚锸者,悉下军贱卒,未尝调发编户,妨夺众工。
若乃髡钳之刑,前王所用,比之劓刖,盖有等差。
朕以殊死之囚,贷其断颈之戮,俾设此法,以全馀生,盖免钺质之诛,且非炮烙之酷。
其馀申明经制,皆是旧章,属兹承平,渐期振举。
謇谔之节,鉴寐不忘。
自今有所见闻,无辞献替。
之任,盖出于朕意;
进思尽忠,勿旷于汝职。
故兹诏示,式嘉乃诚。
田锡等诏淳化三年五月丁未 北宋 · 宋太宗
 出处:全宋文卷七四、《宋大诏令集》卷二○三
户部郎中、知陈州田锡通判殿中丞郭渭等,辍自通班,委之共理,听讼之际,所宜尽心。
近者部民张矩杀人,系狱殆逾两月,曾不虑问,以至稽留,逮捕證左,数百千章。
寻令遣使鞫核,论报弥年;
次下宪司,方见情状。
枉挠刑狱,职汝之由,宜申谴黜之文,以惩简慢之罪。
可责授海州团练副使
渭可责授郢州团练副使
归去来991年 北宋 · 田锡
 押词韵第三部 创作地点:河南省周口市淮阳区
归去来,诗不云乎,王事一埤遗我兮。
终日孜孜,心力疲劳齿发衰。
尔今已年五十二,前去七十几多时。
尔性虽拙颇好学,尔才虽短颇好诗。
文学歌诗之外非乐为。
金门玉堂若无分,随分官职胡不归
苟能遣得婚嫁累,又何苦忧伏腊资。
尔不闻仲尼曰,饭疏食饮水,曲肱而枕之。
乐亦在其中,浮云富贵非尔宜。
表圣表圣,尔当念兹而在兹,勿使无其实而有其词。
尔若舍灵龟而观朵颐,无乃见尔痴尔痴(以上《咸平集》卷二○)
请复乡饮礼书978年 北宋 · 田锡
 出处:全宋文卷八四、《咸平集》卷二、《历代名臣奏议》卷二八 创作地点:河南省开封市
月日,乡贡进士田锡惶恐顿首,献书皇帝陛下。
臣闻圣人建大业,得大位,制礼以经邦国,作乐以和神人。
五礼行于朝廷,远方之民有终身不得观之者;
六乐奏于宗庙,远方之俗有终身不得闻之者。
于是制乡饮之礼,行乡校之间,俾人遍知,冀人易识。
盖其礼甚辨,其仪甚详,有祭献之仪,有俎爵之数,命乡人之贤者为主,延乡人之老者为宾。
揖让拜起皆有仪,升降进退必有位。
以金石之乐和其节,以《雅》《颂》之诗道其情。
自秦承周衰,汉迩秦乱,不能行之。
至后汉世祖行之,世祖之后复废。
西晋复之西晋之后又废。
至皇唐用之,明著礼文,散颁郡国,咸俾长吏,以化黎元。
至开元中宣州刺史裴耀卿以为乡饮之仪,唯于贡士之日略得举用,其馀寝停,岂圣王化俗之心,岂良吏知礼之大?
于是拜章奏以上言,自恭勤而行礼。
月而习之,岁而行之,于是宣州耆老,宣庭寮吏,每闻歌《白华》之什,《华》之诗,《南陔》之篇,《由庚》之颂,言孝子养亲之道,述万物遂性之旨,观者皆踊跃,听者有感泣。
盖礼乐之感于外,而精诚之发于中也。
在唐之世,为唐之牧守,唐之世祚垂三百载,唐之牧守凡几千人,唯耀卿能于一郡之间,独奉先王之礼,犹化其俗,尚移其风。
以是知先王之礼不徒行,先王之乐不徒用,但后人行之不得其道,用之不知其微。
国家大礼与天地同节,大乐以天地同和。
与天地,祭宗庙,祠山川,正齿胄,迨封册冠婚之礼,军旅宾客之容,陛下皆举百王之礼而行之,以六代之乐而明之,所谓礼乐征伐自天子出。
矧国家括地三百州,拓土一万里,年谷屡稔,民风大和。
朝廷之礼既崇,而远方之民有未亲见之者;
朝廷之乐既备,而远方之俗有未亲闻之者。
愿陛下申明旧典,举行新命,颁乡饮之礼,修乡饮之仪。
使其观祭献之严,则知不忘报本矣;
藻之祀,则知所贵者诚矣;
见贤者为主,则知懋德者可尊矣;
视老者为宾,则知高年者可恭矣;
阅揖让拜起之式,则知谦恭撙节之可学矣;
见升降进退之容,则知折旋俯仰之可习矣;
闻《白华》、《南陔》之诗,则知孝于父母矣;
听雅音正声之奏,则悦于和乐矣。
月而习之,岁而行之,稔于礼而自熟,渍于道而弥深。
讦愎化为柔和,狠戾迁为贞顺,革恶归善,流邪复正,其何难哉!
盖性相近也,习相远也,不觉自迁于无过之地,不觉自生于知耻之性。
既无过,又知耻,国家虽设刑,而无淫慝可刑矣;
朝廷虽设禁,而无过差可禁矣。
若是,则为父者以慈而为教也,为子者以孝而自守也,为兄者以友爱而自得也,为弟者以恭谨而自悦也,为夫者以和而有其室家也,为妇者以柔而事于舅姑也。
一家率之,一乡慕之,一邑化之,一郡荣之,一国兴之,天下同之,得非王者厉精于礼乐而致之,诸侯折节于礼乐而奉之?
若以为古之礼也不可复行,则世祖承盗莽之后而能行之,晋氏承曹魏之乱而能复之太宗革隋季之淫而能用之
若以为俗之薄也难骤化之,则裴耀卿何以化之,宣州之民何以顺之?
是知千古绝迹,三代旷礼,犹可缮完补缉,损益裁酌,沿其俗、适其时而明之。
况贞观之风,开元之化,左顾不远,右眄可及,彝章不泯,令式斯在。
昔舜庭奏乐,而鸟兽率舞;
燕谷吹律,而草木遂萌;
文王行礼,而虞芮怀惭;
范宣让功,而栾黡知变。
夫金石至和,非有乐于鸟兽,而鸟兽自舞;
草木无情,非必应于律吕,而律吕能通;
西伯之仁,不以化虞芮,而争讼自息;
晋卿之让,不以矫栾黡,而汰虐自亡。
盖礼乐之进物也速,而谦让之服人也深。
况欲以宾主之礼以明之,以祭献之仪以示之,以金石之乐以歌之,以升降之度以化之,以揖让之容以导之,以尊贤之序以命之,以养老之道以喻之,人之心,物之性,得不优而柔之,而自趣之,感而慕之,而自化之?
乡饮之礼,化民导俗,夫如是之速也,愿陛下询公卿而复之,望陛下敕牧守而行之。
行之期年,则民知耻;
行之再岁,则民知教;
行之三载,则民知礼。
行之而不辍,用之而能久,则比屋可封之俗,不独帝尧之时也,圣代当复见矣。
闻乐而感之者,不独宣州有之也,天下当尽然也。
天下幸甚,海内幸甚!
惟陛下裁之。
臣不胜慺慺思理之诚,谨昧死奉书以闻。
诚惶诚恐,顿首再拜。
真宗进经史子集要语咸平三年 北宋 · 田锡
 出处:全宋文卷八五 创作地点:河南省开封市
臣闻古者帝王,盘盂皆铭,几杖有诫,起居必视,夙夜不忘。
故汤之《盘铭》曰:「日日新,又日新」。
《太公金匮》曰:「武王欲造起居之诫,乃铭于几杖曰:『安无忘危,存无忘亡。
熟惟二者,后必无凶』」。
《墨子》曰:「尧、舜、禹、汤书其事于竹帛,篆之盘盂,曰:君子福大而愈惧,爵隆而愈恭。
远察近视,俯仰有别」。
黄帝舆几皆铭焉,曰:「吾居民之上,惴惴恐不及」。
武王户席必训焉,《席之铭》曰:「无行可悔」。
《户之铭》曰:「难得而易失」。
圣人修德罔怠,然佩服鉴戒,终日不忘,故至德大业,永保天下也。
臣又尝读《唐书》,见高宗黄门侍郎赵智讲《孝经》于百福殿,因谓之曰:「大旨朕知之矣,即举此经要切处言之,以裨不逮」。
智曰:「天子有争臣七人,虽无道,不失其天下。
微臣敢以此言上献」。
帝大悦。
宪宗听政之暇,探《史》、《汉》、《三国》而来经纶要事,撰书十四篇,号曰《前代君臣事迹》,写于六扇屏风,置于御坐之右,出入观省之。
臣每览经史子集,因取其要语,总一十卷,辄用进献,可题于屏,置之御坐,出入观省。
所贵日夕观省,冀圣德日新,与尧、舜、禹、汤、文、武比隆也。
按:《咸平集》卷一。又见《国朝诸臣奏议》卷六,《历代名臣奏议》卷一。又见以下诸书,题作《御屏风序》:《隆平集》卷一三,《东都事略》卷三九,《群书考索》前集卷一七,《宋史》卷二九三《田锡传》,嘉靖《洪雅县志》卷四,《古今图书集成》经籍典卷四九七,民国眉山志》卷一○。
谢特授工部员外郎994年 北宋 · 田锡
 出处:全宋文卷八九、《咸平集》卷二四 创作地点:河南省开封市
臣锡言:臣今月二十六日,蒙恩特授工部员外郎,为无例于崇政殿告谢,寻于二十七日谢恩讫。
臣伏睹台司引见左降官凡百馀人,唯臣独授官资,复齿班列。
循省荣惧,不知所裁中谢。)
臣伏以受恩特深,叙感亦切。
苟不披露肝鬲,敷陈始终,则何以表圣人特达之恩,何以见微臣遭逢之幸?
伏念臣禀受之性,愚直自知;
遐远之人,孤危自奋。
遇陛下肇登宝位,亲主文衡
臣词艺非长,器能无取,轩墀之下,赐以策名,科第之中,复在殊级。
扬历官序,便居侍从之班;
临莅公途,常守廉勤之节。
此外不忘笔砚,载成咏歌。
始因进《升平词》,擢为谏官
后因上《封禅书》,令知制诰
迁授非次,报答无由。
是以有所见闻,辄形章疏;
靡详事理,屡贡刍荛。
臣子之心,唯思谠切;
君亲之意,不罪狂愚。
陛下所以赐臣奖喻敕书,欲广上言之路;
陛下因臣特降御劄,旁求敢谏之人。
德至明而无不照临,道至大而无不包纳。
臣又尝因圣节,辄贡芜词,蒙陛下怡天眷而优容,降宸章以宣和。
臣又尝因时雪辄进歌行,珠旒亦赐于披观,金口曾垂于嗟赏。
臣至愚至陋,无艺无能,有如此徼荣,有如此遭遇,虽杀身无补于万一,而过分宁免于颠隮。
洎阁下改官,淮阳典郡,素无政术,但守诏条。
然京辅之间,豪猾难理;
州郡之职,智虑不周。
负陛下拔擢之恩,孤陛下忧勤之旨。
致有公过,上烦圣聪,每思受恩既异于常伦,受责亦宜于加等。
陛下尚宽朝典,俾副戎车,不踰年逢赦量移,未周岁抽归引见。
臣得生还帝里,获面天颜,庆幸已多,私愿已适。
岂期圣造复置周行,自众多罪人之中,授清华外郎之秩。
拜官之后,受命以来,夙夜省循,俯仰惭惧。
感君恩之特异,倍激私诚;
虑公道之或亏,实忧官谤。
将何名节,用赎疏遗?
敢不遵临深履薄之言,守补过尽忠之训?
冀伸微效,上答鸿私。
请修藉田书978年 北宋 · 田锡
 出处:全宋文卷八四、《咸平集》卷二 创作地点:河南省开封市
月日,乡贡进士田锡惶恐顿首,献书皇帝陛下。
臣闻农者国之大本也,谷者人之司命也。
古先哲王虑农之不勤也,忧人之弃本也,于是设躬耕之仪,立藉田之礼。
行于国,化于天下;
勤于身,勉于海内。
子履田,谁敢不力于垄亩?
天子执耒,谁敢不务于播种?
所以孟陬之月,择日惟良,一人斋戒以晨兴,百辟肃恭而景从。
载耒耜于车右,就阡陌于国东。
朱纮以饰礼容,青辂以协时令。
春景烛物,和风扇野,千亩之首,三推为先。
内宰诏于后妃,乃献穜稑;
甸人率于黎庶,遂终耕垦。
所以供粢盛也,以之备醴酪也。
天地山川之祭,用兹而给焉;
宗庙社稷之祀,由此而备焉。
是知藉田之礼,乃有五利:劝民不忘本,一也;
农有馀蓄,二也;
俗知廉耻,三也;
政教可喻,四也;
盗寇不起,五也。
用是五利,播于万民,以之兴役则民不雕弊,以之事战则国有馈运。
虽有水旱之灾,不害民也;
虽值凶荒之岁,不瘁国也。
是故上之化下,如玺之在涂;
下之从上,若水之在器。
所以乃稼乃穑,宜自我勤;
乃耕乃殖,宜自我先。
虽有货财,不救饿殍之困;
虽有宝玉,不济灾凶之患。
故历代奉于周制,百王修于藉礼。
汉、魏、晋、宋之主,齐、梁、隋、唐之朝,或立坛以祀先农,或置廪以为神仓。
或过三推之数,或颁万斛之种。
许行之于郡县,或亦因之而赏赉。
今陛下嗣守洪业,勤恤黔黎,四方之书轨大同,九牧之贡输咸至。
坐明堂以布政,居宣室以询贤。
谓小大之狱未明,则慎择法官,喻以无溢之旨;
谓朝廷之政未理,则优容直臣,大启上言之路;
谓贤良未至,则虚伫以待。
前古未行之事,陛下行之;
今日所急之政,陛下修之。
是故五星融明,八谷无害,风雨时若,黎元乂安。
然于千亩之田,尚旷三推之礼。
虽在南之亩,惟西之畴,时歛有多稼之谣,岁取闻如坻之咏,必若载阳之候,或以启蛰之时,命大司农以饬田,诏太常伯以撰礼。
惟月之吉,即晨以兴。
八鸾锵锵,前适东郊之道;
百寮翼翼,相从北阙之下。
鸣苍佩于宸衮,建青旗于帝车。
阊阖来风,振我发生之德;
勾芒司候,佑我播种之仪。
簠簋豆笾,荐先农之坛墠;
耒耜黍稷,列公藉之阡陌。
旭日新景,朝霞暖辉。
千乘万骑,列于左右;
金根玉辂,俨于威仪。
有司赞礼以降车,侍臣肃容以进耒。
绮畴奋一垡之土,褕衣献五稼之种。
然后三公继礼,九卿就列,庶寮迭耕,黎民终亩。
于是顺阳和之德,以农为先;
示稼穑之艰,以己率下。
以金石丝竹,感和悦之怀;
以赏庆锡赉,助礼容之盛。
加以发如纶之诏,降藉田之仪,俾诸侯行之以兴稼政,俾远民观之以知帝心。
即民之趣耕,若忧风雨之至;
民之务本,不遗天地之利。
仓廪实而知礼节,衣食丰而识廉耻,则末作自归于农亩,游民必复于田业。
岂徒粢盛是供,牺牲是养,实将人心无趋末也,民力无枉用也。
必父诲其子,兄勉乎弟,不使遗地利,失天时。
桑麻之勤,由农而繁矣;
鸡豚之蓄,由农而孳矣。
民以之祠祭则有备,以之赋役则不困,以之馈饷则成礼,以之拯恤则为仁。
若是皆陛下跻之于富寿也,由陛下致之于安逸也。
既安且逸,则和乐之气感乎天地;
既富而庶,则礼让之风行于邦国。
天地感,礼让,所以麟凤集于郊薮,图书出于河洛。
故臣以为千亩之耕,五利斯得,其实在兹。
愿陛下宪章《周官》之礼,沿革唐朝之制,躬亲黛耜,勉励黔首也。
武后,女主也,犹俾中和之节,咸献农书;
昭帝,幼主也,犹弄钩盾之田,垂芳史策。
矧陛下功业高于往古,文武冠于前王,虽仁禹圣,才可同涂;
汉祖唐宗,未堪较德。
而犹阙于藉礼,何以示于黎元?
惟陛下俯循采菲之言,幸复躬耕之礼,无俾前代之主,独擅务农之美。
臣不胜罄伸诚请之愿,谨昧死奉书以闻。
臣诚惶诚恐,顿首再拜。
魏廷式封驳状997年 北宋 · 田锡
 出处:全宋文卷九一、《咸平集》卷二七 创作地点:河南省开封市
臣今月二十六日受实封敕一道,为魏廷式封驳陈恕等不赴晡临还司敕。
其奏状云:「臣与田锡同共取旨,其田锡妄奏圣君,遂相矛盾。
臣奉圣旨,令独署名衔驳奏」。
奉敕:「宜令田锡详所奏,分析闻奏」。
右,臣昨二十二日于长春殿与魏廷式进呈劄子,臣未读劄子,先奏称魏廷式将断敕,取圣旨。
魏廷式遂将三司盐铁使陈恕等不赴晡临断了还司敕对御披读,又将《刑统》第一策于御前读曰:「礼者,恭之本;
恭者,礼之舆。
故《礼运》云『礼者,君之柄,所以别嫌明微,考制度,别仁义』。
责其所犯既大,皆无肃恭之心,故曰大不恭」。
于是臣遂奏云:「御史中丞李惟清所奏,元无『大』字,祗称『有此不恭」』。
陛下遂取《刑统》看,并看元敕。
臣又奏「大不恭」有八条。
臣又奏曰:「臣按故事,凡制敕有未允当,即驳正其事,封还诏书,谓之封驳。
今此敕已断遣了」。
臣又奏:「臣昨日与魏廷式商量,此敕缘是断了敕,然不敢坚执。
张鉴是臣亲情,虑魏廷式有所疑,今日须至于陛下当面敷奏」。
臣又奏曰:「臣于法律不熟,魏廷式本是法科成事。
臣乞祗令魏廷式自驳奏」。
寻蒙陛下谓魏廷式曰:「祗卿独自驳奏」。
又再谓魏廷式曰:「卿自驳奏」。
臣又奏曰:「魏廷式法寺定断元条,若陛下宽减其罪,所贵恩归陛下」。
臣之所奏,陛下必一一记得。
魏廷式称臣「妄奏圣君」,所奏安敢辄妄?
魏廷式又称臣「遂相矛盾」。
臣缘所见与魏廷式所见不同,所以不敢与之同驳奏,以此魏廷式奏臣「遂相矛盾」。
臣与魏廷式勾当审官院、通进银台封驳司,岂敢与之矛盾?
魏廷式所见与臣所见同,即臣方敢与之同封驳;
魏廷式所见与臣所见不同,即臣岂敢与之同封驳?
臣谬因文学,偶忝科名,幸以遭逢,骤尘华显。
效官史阁,但阅图书;
供职掖垣曾知制诰
典谟之事,则尝闻之;
刑律之书,未尝学也。
八月八日閤门受敕,差臣与魏廷式同职勾当,敢不尽忠于陛下,敢不共力于同官。
实非妄有奏陈,辄相矛盾。
仰祈圣鉴,俯察愚诚。
上宰相书981年8月15日 北宋 · 田锡
 出处:全宋文卷九三、《咸平集》卷四、《皇朝文鉴》卷一一二 创作地点:河南省开封市
八月十五日将仕郎、守左拾遗直史馆、监盐院、赐绯鱼袋田锡,谨斋沐奉书,拜献相公黄閤之下。
伏有鄙见,理合上闻,愿垂听察之仁,不罪僭踰之过。
宰相识量,不可不包容众人;
大臣聪明,不可不采择片善。
相公太平之主,理无事之朝,四海谧宁,万务整肃。
房、杜功名之炜晔,良、平智略之宏深,比于是时,不独称美。
然至明或有所未照,至聪或有所未闻,未喻相公欲闻谠直之言乎,未喻相公欲求尘露之益乎?
傥容下僚,辄陈管见,不独众人之幸,谅亦相公之明也。
去岁至自宣城,入见旒扆,对扬之后,圣旨宣付中书,旋蒙殊恩,授以大著
不数日,又差充京西北路转运判官
固非俊迈之才,窃慕清华之职,遂拜表乞在馆殿,冀与编修
果回圣主之恩,命作谏垣之吏,仍兼史职,尽契夙心。
此皆相公施代天理物之功,从小人所求之愿。
然拜表之际,尝诣閤门閤门有司未便收接,须候相公台旨。
又取閤使指挥,往复审详,然后呈进。
盖有司禀奉之职,理合宜然;
况臣子慎重之心,礼亦可矣。
迩后扈随圣驾,留驻漳川,洎捷奏之爰来,与追班而入贺。
数日后,因进《圣主平戎歌》,虽寻达于圣聪,亦先禀于台旨。
又今春二月十六日,复进《请皇帝东封书》,不敢实封,先闻閤使,备言已奉台旨,有司方敢进呈。
仍依常规,先供一状,称不敢妄陈利便,亦不敢希望恩荣。
岂有备位谏垣,上书诣閤,而如此委曲,不便伸陈,无乃损相公之明,无乃失至公之体?
设使言事不合理道,以言而误至尊,自有常刑可以加罪,不足一一烦相公台听,不劳一一禀相公指踪。
才列周行,未谙时事,若是近朝体例,须至如斯,相继因仍,未暇釐革,则乞相公申明旷荡之理,采纳愚直之言,应今后谏官上章,不须閤门取状。
乃是三公之府,机扃洞开;
百职之仪,纲纪斯在。
相公钧镕之造,相公特达之恩,岂合容易干闻,狂简陈述?
盖闻诸道路,称近日左拾遗胡旦上书,希求差遣,圣人问难詶诘,仍于中书取状,似烦圣听,有黩宸严。
今来诣閤上书,不易轻进,可否须覆相府,去留皆系钧衡也。
既闻斯语,实介鄙怀。
何以?
示人无私曰至公,裁事酌中为大体。
相公佐先帝取吴越,事今上平并汾,识度勋庸,昭昭如此,何烦寻常之见,取次干廊庙之尊。
然缄默不言,实辜陶铸;
若披伸不密,亦掇讥嫌。
《易》不云乎:「君不密则失臣」。
盖谓下言上泄,置言者于危疑之地也,故识者不获已而钳口焉。
今进虽奉书,而退必焚稿,幸相公钧台之鉴,恕小人忠谅之诚。
惶恐徬徨,不知所措,伏乞相公熟虑而留念也。
顿首乎拜。
御览序1001年 北宋 · 田锡
 出处:全宋文卷九四 创作地点:河南省开封市
臣闻圣人之道,布在方策。
六经则言高旨远,非讲求讨论,不可测其渊深。
诸史则迹异事殊,非参会异同,岂易记其繁杂。
子书则异端之说胜,文集则宗经之辞寡。
非猎精以为鉴戒,举要以观会同,可为日览之书,资于日新之德,则虽白首,未能穷经。
矧王者机务馀暇,端拱穆清,所宜不劳躬而得稽古大端,不烦览而达为理大意。
臣每读书,思以所得,上补达聪。
而天启微衷,神佑私志,近因宣召,面得敷陈,可以铭于座隅者书于御屏,可以用于帝道者录为《御览》。
今经取帝王易晓之意,史取帝王可行之事,子或总于杂录,集或附之逐篇,悉求切当之言,用达精详之理。
览之详其义,则事与机会;
用之得其时,则名与功偕。
冀以尘露之微,上裨高深之德。
即嗣圣功业,与尧舜比崇;
生灵富寿,在羲轩之上。
按:《皇朝文鉴》卷八五。又见《东都事略》卷三九、《宋史》卷二九三《田锡传》,嘉靖《洪雅县志》卷四,《古今图书集成》经籍典卷四九七,《宋代蜀文辑存》卷一。
杜舍人978年5月 北宋 · 田锡
 出处:全宋文卷九二、《咸平集》卷三 创作地点:河南省开封市
五月日,进士田锡谨拜手奉书舍人座右:尝以言而当,智也;
默而当,智也。
进而受知于识者,才也;
退而无咎于躬,知进退也。
《易》谓「动静不失其宜,其道有光」。
粤若志在济民,名未为人知,必反经合道,用奇矫时,名乃一日千里,诸葛坚卧,太公钓国,郦生长揖王猛扪虱之比也。
夫才略为根干,知己为羽翼,不俟终日,可与论几矣。
天付直性,非茍图名利者也,窃尝以儒术为己任,以古道为事业。
噫!
图名不以道,虽使名动朝右,不取也;
得位不以道,虽贵为王公,不取也。
进贤为道也,诛谗邪为道也,济天下使一物不失所为道也。
伊尹五就桀,欲理之速也,不得已归于汤。
伊尹固不以名,不以位,但济天下之志汲汲也。
夫有君子之行,不有君子之文者,汉申屠嘉、周勃也;
有君子之文,不有君子之行者,唐元稹、陆贽也。
其中人也,发若彍弩;
其稔毒也,隐如敌国。
所谓以名以位,务乎仇覆人,与伊尹相反。
与其有文也,宁有行也。
孔子曰:「惟名与器,不可以假人」。
士有大功于国,天子则彰其名,赐其器;
赐之既不滥,受之亦不喜,盖公共也。
小人则饰诈勉道,便僻希旨,盗我名器,以为身荣。
明公谓之何如?
幸不佞,从士君子之后,安敢去彼取此乎。
明公有君子之行,称于识者,自迩及远,如兰蕙当风,苾芬袭人;
阳夏阴,人来归之。
于是冒炎暑,涉远道,一拜高义,求他日之羽翼也。
《周易·泰》:拔茅汇,征吉。
之连茹,以其汇类,征往乃亨吉也。
天地交,万通,君子道长之时也。
天在地下,以贵下贱之象也。
小人狂瞽,奋笔伸志,若默于明公,失则多矣。
是用喋喋谔谔,黩于聪明,取《春秋》「言以足志,志以足言,不言谁知其志」之义也。
幸赐留意,幸甚。
再拜。